上周五,鱼sir给家长圈的一名家长从某机构推荐了一个正经的北美外教,家长听了试听课,对鱼sir说:“这个老师其他都好,就是口音太不地道。”
这位家长的孩子今年4岁半,孩子很喜欢这位老师,在课上和老师互动的不亦乐乎,因为口音问题被放弃,鱼sir也觉得很可惜。
先给大家show一下这位口音“不地道”的美国人。
最好在WiFi环境下观看
讲真,鱼sir除了觉得她说话黏着音比较强一点,再没有发现她有其他毛病。至于黏着音强,可能是她个人的说话习惯,也可能是她跟孩子讲话刻意放慢语速。我觉得这连“毛病”都算不上。
想让孩子学一口流利的美语,我们有必要过度’关注老师的口音么?
1
先讲一个小故事。
07年的鱼sir还在美国交换,那时候的我在国际班,班上有各种国籍的同学,操着不同口音的英语。那时候鱼sir觉得,印度人说的英语口音最重,最难懂。
有次班上的一个印度阿哥做presentation,我和一旁的韩国小哥各种嘲笑人家口音。没想到印度阿哥说完以后,老师评价他是整个班上英文沟通能力最强的人。
我当时就懵了,一个把2+2能说成zhù plus zhù的人,怎么就成了英文达人呢?
这个问题,我几乎是十年后才找到了答案。
2
时间再往前推,大概02年左右。
有位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前辈在课上和老师侃侃而谈。
Hmmmm,准确的说,应该是他一个人侃侃而谈,老师听的一脸懵逼。
当他落座后,老师说了一句:
You are not speaking English, you are speaking Chinglish.
Chinglish这个词从此被流传开来。
时至今日,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词是在形容中国人奇怪的英语口音。于是有些家长就焦虑了。
口音这个东西,成年人很难纠正。但孩子还有机会啊!很多家长想尽办法的给孩子纠正口音,生怕孩子中了Chinglish的毒。
单拿选外教这个事儿,只要一听说这个外教是菲律宾、澳洲的,有的家长就立马用警惕的眼光看着老师,生怕老师把孩子带入歧途。
有个有着四十年教龄的澳洲老阿姨就曾跟鱼sir感叹,澳洲也是英文母语的国家啊,怎么就被中国人嫌弃了呢?
3
其实,老外之所以听不懂Chinglish,并不是口音的问题。
美国人并不会因为你有口音,就听不懂你说话。
设想一下:如果一个老外在你们前说:我是歪果仁,我tìng búdòng太朵重文。尽管他口音很重,但想必你也能听懂他说的话。
同样的,在英语国家,只要你表达清晰、用词准确,没人会因为你一个中国人说话带中国口音,就拿有色眼镜看你。
老美听不懂Chinglish,其实别有原因。
4
Chinglish让人听不懂的原因之一,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用中文的表述习惯,直接把中文翻译成英文。
这种例子多的很。比如‘Let me see see’啊,‘You ask me, me ask who’啊等等。有些词儿用的久了,甚至把老美都传染了,比如‘Long time no see’,这句Chinglish现在就变成了老美之间打招呼的常用语。我跟老美说这句话是中国人发明的,他们都不相信。
我们很理所当然的认为,中国人能听懂的表达方式,老外也能懂。
比如鱼sir的一个学弟,他就这么觉得。有次他和一个老美在走廊上高谈阔论,老美说话比较夸张,学弟开玩笑的顶了一句:“你别装逼了。”
Do not xxxxxxxx!(直译,一个字都不差)
……
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有多惨烈么,得亏这个老美是个开的起玩笑得人,他直接竖起大拇指,还是你们中国人骂人狠啊。
还有人身体不舒服,旁边的同学很关切的问:“How are you?”
那位仁兄正在上火,想了想不知道该怎么说,直接说:“I am on fire.”鱼sir坐在旁边一口水差点喷出来。
想来老外想要理解这句话,还得先学个三五年中医。
相信我,这不光是鱼sir的这群熊同学独有的毛病。全中国人都有这习惯。
15年中美两国进行过一次副部级官员对话。为了让美国人对中国的崛起保持淡定,中国官员说了一句:“太平洋很大,容得下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。”
好死不死,他这句话没用翻译,直接说了出来。
比喻嘛。我们从小都习惯了这种夸张的比喻,什么‘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’。但老外就听不懂了啊!
你们中国人什么意思?要把太平洋当成你们国家的内海么?
表述太过中国话,把中文直译成英文,这是老外听不懂Chinglish的原因之一。
5
Chinglish让人难懂的原因之二,是因为我们太过生硬的使用我们课本里的句型。
举个例子,老外问中国人:“How are you?”你觉得中国人会怎么回答?
相信十个中国人里,有九个会回答:“Fine thanks and you?”
为何?因为太熟了!课文一遍遍地背,考试一遍遍地考,早都把这句话变成条件反射了。
问题是,课文里的语境,和现实中的语境是不一样的。课文里别人在对你打招呼,你这么回答当然没有错。
如果是你生病,别人问你How are you呢?
如果是你刚考完试,别人问你How are you呢?
如果是你新婚燕尔,别人问你How are you呢?
前几天听到一个段子,说一个中国人跌落悬崖,抓住悬崖边上的一棵树大呼救命。一个美国救生员过来,问他:“How are you?”中国人回:“Fine thx and u?”
救生员听完就走了,中国人卒。
这虽然是个段子,但它也同样告诉我们,不同语境下的同一句话,含义是不一样的。有些情况下,我们是不能生搬硬套课本里的答案的。
书本上给予的语境是有限的,而现实生活中的语境是无限的。用书本中的标准答案去应付生活中的语境,这是Chinglish让老美听不懂的第二个原因。
这两个原因,没有一个和口音有关。
6
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人的口语发音,在老外听来,会被嘲笑么?
讲真,并不会!
在绝大多数老外看来,语言就是个沟通工具,能沟通清楚意思,表达清楚想法的工具就是好工具。没谁闲的没事儿干给各种口音分个三六九等。
我们不要忘了,美国是没有普通话的。华盛顿人要是敢说自己的美音才是标准正宗,肯塔基人保准不乐意,你是哪根葱,都是美国人,凭什么你说话就标准,我说话就不标准。
更何况美国还是个对打击种族歧视特别上心的国家,有人要是因为你口音奇特而嘲笑你,不二话,你是可以直接告他的。
所以,家长在给孩子选外教的时候,可以不用那么在意外教的口音。
But!
口音可以不在意,但发音一定要在意!
7
形容口音我们说的是地道不地道;形容发音我们说的是标准不标准。
口音无对错之分,发音有对错之分。
再给大家看个视频。
这个视频是家长圈里的家长录的。她起初给孩子选了外教以后就没在意,直到孩子发音变得奇怪的时候,才录了给鱼sir看。
最好在WiFi环境下观看
大家看视频的开头,老师问:“What’s this?”
孩子回答:“It’s a(阿)fish.”
老师竟然无视孩子的发音错误,对孩子说:“Great job!”
鱼sir听完以后一脸懵逼。再往下听,听到这个老师把black读成blàck,鱼sir就释然了。上梁不正下梁歪嘛。老师自己的发音都不标准,你指望他能把孩子教成啥样。
8
鱼sir一直有提,7岁前,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。因为7岁前的孩子还在保持着“母语学习模式”,这个阶段孩子学习语言是事半功倍的。
7岁前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肌肉灵活性以及辨音能力,此时的孩子能几乎是100%模仿他所能接触到的英文输入。
孩子无法辨别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错的。在他看来,老师说的,肯定是对的。这个时候老师如果教给他一个错误的发音方式,很有可能他一辈子都会用这种方式发音。
鱼sir的一个同学,山西人。打小就习惯把n发成ng,怎么改都改不了。说英语的时候,很简单的an apple,他能发成ang apple.
每次这么发音,都会在班里闹笑话。他也是要面子的人,努力想着纠正发音,花了整整三年多的时间,才把这个简单的音发好。
9
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挑外教的时候,一定要挑那些发音标准的老师。
老师一定要吐字清晰,方便孩子辨别并模仿;
同时也要发音准确,避免给孩子错误的指导。
至于口音,鱼sir建议,如果没有太大的口音问题,家长不妨先放一放。毕竟,我们要挑一个合适的老师,选择的因素实在太多了。
上课的方式孩子喜不喜欢;有没有TESOL教师证;布置的课业难度符不符合孩子的现有水平;是否有对孩子因材施教……等等等等。
能给孩子找一个说一口流利美音的老师,固然是个令人欢喜的事情。即使找不到,也不必为此焦虑。发音标准,说话流利即可。
毕竟有时候,我们特别在意的问题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,相反有些我们不在意的问题,反而很重要。